1、环球时报:谢谢,想问一下林部长关于园区内非法兜售世博假冒商品的情况,园区内打击这些非法小贩取得什么进展?有没有抓获一些小贩,对他们进行了怎样的惩罚?另外目前这些小贩在很多出口仍然很活跃,接下来有什么措施,刚才提到会采取标本兼治、疏堵结合的方式,能具体谈一下?
林声勇:关于假冒伪劣特许产品的销售,有这种情况,在历次重大活动当中假冒的事情也有,小贩一开始在世博园区周边活动,后来逐步有一些渗透,比如说通过买票的方式,或者通过其他的方式,渗透到园区来。但是总的来说这种现象数量还是比较少的。在一般情况下,比如说白天的观展正常情况下很少,只是在晚间、傍晚在某些地段会发现一些小贩兜售假冒伪劣的特许商品。这种情况,经过有关消费者的投诉,包括我们展馆内的录像设备的监控,我们也发现了这些情况,近我们园区内组织了专门的打击力量,联合执法。广大游客是来观展的,某些人兜售伪劣特许商品,对大家的观展秩序产生了干扰。所以,通过打击查处,成果是非常明显的。
和5月份相比,情况有了非常好的转变。比如说晚间出门的时候,在主要的道口上只有少量个别,数量非常少的情况出现,不像以前拉帮结伙。另外,在宣传方面也加大了力度,可以说现在这些小贩的小商品很难有机会销售出去,消费者也感觉到正牌的商品质量上有保证。我们也看了一些查获的假冒商品,有些产品做的非常粗糙,无法跟正牌商品相比。当然这种情况要完全根除还需要有一个过程。至少在园区内,现在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很少发现这样的现象。
2、上海商报:你好,我有两个问题想问一下林部长,第一个问题,刚刚您介绍了中式快餐叫好又叫座,那么每平方的营业额大概是多少?能不能简单分析一下叫好又叫座的原因?第二个问题是世博护照,是不是包含在特许产品之内,如果包含在内,世博护照的销量和销售额在多少?
林声勇:中式快餐销售情况比我们预想的要好,原来我们认为西式快餐服务的速度非常快,可以达到在1分钟以内解决问题,而中式快餐可能时间比较长。但从目前的分析情况来看,一些中式快餐的品牌在服务时间上并不输给西式快餐,每平方米的营业额增长速度非常快,是园外一个正常店的30倍。像味千拉面、大娘水饺、真功夫等产品,都以非常快的速度提供给大家。
第二个问题世博护照,我们一直计算在特许商品里面。目前来看世博护照上个月还是增长,这个月有所平缓,大家也开始不像刚开始一个人要买几十本的去买,现在还是比较理智的看待这件事情。我们认为世博护照随着世博会的正常进行,目前是处于比较正常的销售速度。前一阵世博护照销售非常旺,比如说6月份一个月就销售了十几万本护照。现在看来已经处于比较正常的销售状态,销售情况比较稳定。
3、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你好,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刚才提到世博园开园两个月多来对园区内的商业消费有很大的拉动,那么对于园区周边的区域比如说浦东新区、卢湾区等等有一些没有商业的促进作用?第二个,上海正在着手打造购物天堂,进展情况怎么样?
顾军:从1到5月份的情况来看拉动比较明显,从我们的数据来看,6月份的数据统计局还在后的核准当中,从1到5月份情况,全市商业销售,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幅是相当大的。刚才我也提到了,就单单5月份的商业零售总额来说就增长了17.1%,而去年同期增幅是13%多一点。上海作为市级区域的社会零售总额排名,在进入5月份特别是世博会开园之后,在31个省区市当中,我们往前提了好几位,世博效应还是很明显的。另外,世博园区周边,浦东新区、卢湾区、黄浦区,这三个区域的商业单位、餐饮单位,积极围绕服务世博、奉献世博,组织了各种主题丰富的营销活动。同时,世博园区的客流,因为按照一般的估算来说,一般情况下,外来的游客如果在上海要逗留3天,可能既会在世博园区参观游览,也会到周边区域旅游,从而拉动消费。具体三个区的销售统计情况现在还没有完全出来,但从我的记忆当中,这三个区在全市18个区县当中,商业销售增幅比较明显。
另外,因为中国“民以食为天”,从餐饮情况来看,5、6月份的增长非常喜人,从5月1日到6月27日全市的餐饮抽样的企业调查数据来看,比去年同期的增幅是22.1%。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世博效应,像这种传统的消费型行业是10%到12%的同比增长。这是关于世博效应对上海,特别是对近邻世博园区的三个区的商业包括餐饮消费的拉动效应。
另外,关于打造上海购物天堂,从市商委的情况来看,我们正在抓紧研究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发展,包括定位和发展目标以及相关举措。因为上海历来是商业消费的大都市,这方面我们也在积极的研究,当然这里面还涉及到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包括在合适的时机,在合适的地方采取合适的方式。我们今年在商务部的指导下,正在抓紧各方面的研究。等到从法律法规、政策配套上,相关的推动举措上有一定的把握的时候,我们会向新闻界的朋友,包括社会各界的朋友做这方面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