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广州: 5月27日,广东省长黄华华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下称《规划》)。为适应广东产业升级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规划》给出了广东职业技术教育的任务书、路线图和时间表,其中······
广州:
5月27日,广东省长黄华华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下称《规划》)。为适应广东产业升级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规划》给出了广东职业技术教育的任务书、路线图和时间表,其中明确提出,要推进校企一体化合作,构建多元办学格局。引导职业教育挂钩产业升级
据了解,目前广东的职业教育与产业界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脱钩,具体表现在学习体系与工作体系之间存在差距、课程与就业岗位技术要求之间存在差距、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结合不紧密等。在广东,中职毕业生或技工学校毕业生的匮乏已影响到广东制造大省的地位。
2009年,胡锦涛在广东视察期间曾明确表示,“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总理温家宝亦在职业教育专题座谈会上提出,“在整个教育结构和教育布局中,必须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
对此,《规划》的一个主要精神就是把职业技术教育和产业升级的主体企业紧密结合在一起。据悉,《规划》明确了广东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强调要推进发展规划、招生平台、经费投入、资源配置、培养标准“五个统一”,创新职业技术教育体制机制。其中的一个重头戏就是“推进校企一体合作办学”。
据了解,广东近年来已开始尝试开展校企之间的合作,并取得初步成效。对此,《规划》在更高层级上搭建一个促进各方合作的平台,并提出职业教育应有对学生学习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以应对广东产业结构、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
据悉,《规划》拟定了“建立教育与产业对话协作机制,着力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校企一体办学,完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等职业技术办学方向和方法。
此外,《规划》还特别提出了实施南方重要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建设工程等重点工程,以重点工程为抓手,打造南方重要职业技术教育基地。
贵州:
从贵州省教育厅获悉,贵州省计划在2至3年内基本完成职业教育专业结构阶段性调整任务,形成与区域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匹配程度高,结构合理、覆盖面广、特色鲜明的较为完善的职业教育专业发展新格局。调整方向主要有:
在服务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按照我省农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部署制定学校专业建设规划,加快人才培养步伐,提高专业建设质量,为全省职业教育服务农业发展做出示范。
在服务工业强省方面,按照工业十大产业振兴计划,大力培养电力、煤炭、化工、装备制造、冶金、有色产业、建材、烟酒、新兴产业、民族医药和特色食品及旅游商品为主的特色产业技能人才。
在服务城镇化带动战略实施方面,按照城镇化推进的重点和产业发展需要,为进一步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提升城镇基础支撑能力、强化城镇化产业支撑培养和储备技能人才。
在服务第三产业发展方面,按照“大力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加快建设旅游大省、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加速发展”的规划要求培养技能人才。同时,要为省“强力推进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实支撑发展的基础平台”规划实施培养输送人才。
据介绍,“十二五”期间,贵州省对人才的需求将从一般制造业和传统行业向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特色产业转移。很多职业院校认为,必须积极应对形势需要,加快专业结构调整,完善专业设置,提供更多的高技能应用性人才,才能更好地服务我省工业和城镇建设“两大战略”。
贵州省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董芳说,该院计划在“十二五”期间每年申报3至4个新专业,增加15个专业,并采用“动态组合”、“专业交叉”等优化方式,拓宽专业口径,优化、整合现有专业,使之更加适应我省经济建设发展人才需要。同时,该院还将根据产业、行业需要拓展专业方向,以灵活的专业方向调整来主动适应市场需求。专业布局重点面向煤磷化工、装备制造、制药及旅游等支柱产业,主动适应电子信息、新材料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城镇化进程所需要的城市建设、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产业。形成以化工为特色和核心,以装备制造产业和城市建设产业为重点,以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产业为拓展的专业发展布局。
工业强省,水、电先行。省水利电力学校根据这一要求,去年底加大对传统专业的改革和建设力度,拓展了“工业用电运行与管理”、“工业供水与排水技术”、“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等3个新专业,今年将开始招生。目前,为培养新能源建设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该校还在积极筹备“风力发电技术”专业。